技术目的:
河道和景观湖多年沉积的黑臭有机污泥生态法分解挥发
重新形成良性生态环境(菌-藻-鱼-草共存的生态环境)
三、强微菌剂在景观湖和污染河道的用菌操作方法
1、处理和维护:用“景观湖河道污泥垃圾菌剂”的操作
下面是常规情况:尚没有蓝藻和浓绿藻,只是氨氮-COD-总磷等少量超标,水体生态系统脆弱的情况下的处理方法;
此时一般只需要用到“景观湖河道污泥垃圾菌剂”这个产品即可以;在氨氮和硝基氮严重超标的情况下,才短时间临时用几次“强微短程硝化和反硝化细菌”这个产品,并配合“发酵碳源”或糖碳源或淀粉碳源,并配合曝气或其他增氧措施;
⑴ 常规情况下的用量(氨氮和硝基氮略高,但不严重)
表1:景观湖和污染河道使用“景观湖河道污泥垃圾菌剂”常规剂量和方法
原理
|
操作方法
|
1.初次使用“景观湖河道污泥垃圾菌剂”用量要加量;
|
⑴ 每周泼洒一次“景观湖河道污泥垃圾菌剂”,每次用量为500~1000克/亩(不计水深),连续使用1~3个月,有增氧配合更好;
注意事项:景观湖用量取小值,河道因为有流动,用量取大值;若配合“发酵碳源”或其他碳源效果更好;
|
2.当景观湖或河道初步形成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后,可减少用量:
|
⑴ 每周泼洒一次,每次200~500克/亩(不计水深);
注意事项:景观湖用量取小值,河道因为有流动,用量取大值;如果配合“发酵碳源”或其他碳源效果更好;
|
3.水质继续好转,剂量可以继续减少到:
|
⑴ 每周泼洒一次,每次100~500克/亩(不计水深);
注意事项:景观湖用量取小值,河道因为有流动,用量取大值;若配合“发酵碳源”或其他碳源效果更好;
|
4.如果景观湖或河道本身生态每户优良,鱼菜可植物共生系统好的;
|
⑴ 如果景观湖或河道中本身养了鱼的,则说明本身的氨氮等就不高,则可以直接每周一次,每次200~500克/亩左右(不计水深);水质继续好转之后,再减少到100~500克/亩;
注意事项:景观湖用量取小值,河道用量取大值;
|
5、使用操作方法
|
① 泼洒用法:直接用湖水或河水浸泡后,直接泼洒;
② 活化用法:为了更好的效果,可以每公斤菌种 + 红糖2公斤(或糖蜜加倍用) + 水20~50公斤,浸泡1小时后,均匀地泼洒于景观河道的水面上;
③ 沉底用法:取菌种3~5倍左右的塘泥,和本品搅拌在一起,加工做成泥丸,再投入池塘,让其沉入池底,效果最好;但副作用是短时间内,会因为反硝化作用产生强烈的氮气,而冲击底泥,翻起泥皮到水面上来,水体也随之变浑浊,短时间内水体会很难看,影响短期内的外观,不利于环保检查;
本方法适用于:在泼洒用法之后,等景观湖或河道水质稳定后,可以改成沉底用法,用量可以减少一半,以节省菌种成本。
|
2、遇到氨氮和硝基氮严重超标时的解决方法
表2:景观湖或河道局部氨氮和硝基氮(总氮)严重超标时的操作表
一般是在局部区域遇到这种情况时,可以用另外一个产品“强微短程硝化和反硝化细菌”来处理,并配合碳源;
原理
|
操作方法
|
1.用另一产品:“强微短程硝化和反硝化细菌”来解决
|
⑴ 用量:每亩水面使用“强微短程硝化和反硝化细菌”500~1000克/亩(1米深),泡水后泼洒,配合使用碳源3~10公斤,采用增氧措施配合(水下纳米曝气盘或管最好,也可用充气管、其次是射流式增氧机、叶轮式增氧机、喷泉增氧机等);
注意事项:
碳源可选择葡萄糖、白糖、糖蜜、可溶性玉米淀粉、低筋面粉、醋酸钠等;
一次处理不了的,再处理1~3次,肯定可以彻底的将总氮降下来;
|
.JPG)
3、遇到水体严重发臭,发黑,硫化氢超标的解决方法
表3:景观湖或河道局部硫化氢引起的发臭发黑的处理操作表
原理
|
操作方法
|
1.用另一产品:“硫化物氧化复合菌”来解决
|
⑴ 用量:每亩水面使用“硫化物氧化复合菌”500~1000克/亩(1米深),泡水后泼洒,配合使用碳源3~10公斤,采用增氧措施配合(水下纳米曝气盘或管最好,也可用充气管、其次是射流式增氧机、叶轮式增氧机、喷泉增氧机等);
注意事项:
碳源可选择葡萄糖、白糖、糖蜜、可溶性玉米淀粉、低筋面粉、醋酸钠等;
一次处理不了的,再处理1~3次,肯定可以彻底的将总氮降下来;
|
4、景观湖遇到蓝藻-浓绿藻-裸甲藻时的处理
要使用另外一个产品“强微景观湖生态蓝藻清”,具体操作看下表:
表4:景观湖去除蓝藻的操作方案
原理
|
操作方法
|
1、使用抑蓝藻的菌株:“强微景观湖生态蓝藻清”
|
⑴ 常规处理剂量:用“景观湖生态蓝藻清”500克/亩;
用法:500克“景观湖生态蓝藻清”+ 红糖500克 + 水5公斤,静置浸泡活化12小时以上,再均匀泼洒到景观湖中;
建议再配合“固态粪肠球菌”250克/亩 + 红糖250克 + 水2.5公斤,静置浸泡活化12小时,再均匀泼洒到景观湖中;
⑵ 节省成本的方法:用“景观湖生态蓝藻清”250克/亩;
用法:250克“景观湖生态蓝藻清”+ 红糖500克 + 水7.5公斤,充气活化18小时以上,再均匀泼洒到景观湖中;
建议再配合“固态粪肠球菌”125克/亩 + 红糖250克 + 水4公斤,充气活化18小时,再均匀泼洒到景观湖中;
注意事项:
① 有增氧机的景观湖,则当夜开增氧机配合;越严重的,用量越大;
② 视情况过几天再用一次;
|
4、后续维护:改成用“景观湖河道污泥垃圾菌剂”来维护;
|
后续维护:用“景观湖河道污泥垃圾菌剂”
⑴ 每周使用一次:剂量为100-200克/亩,用20倍的湖水浸泡后,直接均匀泼洒即可;
注意事项:
① 这项维护操作要坚持,长期使用,可以慢慢将景观湖底部的有机淤泥部分,慢慢分解掉,湖床慢慢变得非常干净,甚至可露出砂质底床,当然这需要至少2年以上的时间;免去传统的几年一次的机械清淤挖掘操作;
② 湖底有机淤泥,经过以上长期坚持的维护操作,淤泥中的氮将变成氮气挥发,碳基变成二氧化碳挥发掉,大部分慢慢被反硝化抄到水面成为藻类营养被吸收同化掉;
|
5、配合措施
|
① 让水流动起来,蓝藻喜欢静水(它可以浮上水面,独自霸占水面阳光),所以,开动增氧机或打水车,让水流动起来,是必要的措施,让其他藻相有机会吸收阳光;
② 配套养殖滤食性鱼类,滤食过浓的藻相和浮游动物,每年收鱼起虾;在使用了前述的产品之后,这些鱼虾的肉质和风味是非常好的,没有土腥味的,非常鲜美;
③ 种植美化植物:如美人蕉,狐尾藻;或用人工浮岛种植:千屈菜、水竹芋、菖蒲、美人蕉、旱伞草等美观植物;既美化环境,又帮助处理水质;
|

4、其他生态配合措施
① 套养鱼类-种植水生植物 :使用一段时间后,当氨氮下降到3以内时,可以考虑每亩投放200~300条左右的鲢鱼、鳙鱼、鲫鱼、草鱼、鲤鱼等四大家鱼配合。并用竹竿围种1/3水面以内的水生植物(如水葫芦,狐尾藻,美人蕉等等),并注意收割植物和收获鱼类。
② 增氧或曝气设备:如前所述,配合使用射流式增氧机、叶轮式增氧机、美观的喷泉式增氧机、曝气管或盘等进行配合增氧;
5、使用效果
① 使用强微生态制剂,最显著的效果是迅速减少空气中臭味;减少周边居民投诉;并最终控制氨氮和硝基氧(总氮)达标;
② 可慢慢削薄河床或湖床淤泥,指水底的有机发黑发臭淤泥,可以慢慢被分解掉,变成氮气和二氧化碳为主的气体逸出水面,配合养鱼种植水生植物等,底部慢慢变得清爽干净,但这需要几年的时间,需要耐心,毕竟微生物的效果是慢慢发挥的;
从而免去几年一次的机械清淤操作;
③ 经过一段时间处理后,水体生态系统慢慢变得有丰度,水体有生命力,有较强的自净能力,并形成良性生物循环和平衡;正常维护的情况下,一般不会反弹;

强微环保产品淘宝店点击下图
